三“廉”并举 推进清廉乡村建设
自开展清廉古交建设以来,原相乡纪委坚持把开展清廉乡村建设作为打通全面从严治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重要抓手,坚持“示范引廉、监督促廉、文化育廉”三措并举,不断为清廉乡村建设注入新时代廉洁韵味,持续净化乡村政治生态,开创清廉乡村建设新局面。
一、示范引廉,全域共建打造清廉乡村。原相乡纪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,压紧压实乡村两级责任链条,形成全乡一盘棋、分头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格局。寺行村深入开展加强基层监督深化治理整治“三个一批”工作,基础设施全面加强、村容村貌极大改善、治理水平显著提升,被省纪委监委、太原市纪委监委检查评定为优秀。同时,以寺行村为典型示范,将基础较好、有一定特色的白岸村、原相村作为创建清廉村居重点村,通过抓点、连线、带面,高质量打造示范标杆,推动形成10个行政村全域铺开、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。
二、监督促廉,扎牢村级小微权力笼子。坚持将清廉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、“三个一批”治理整治、“三资”贪腐问题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同安排、同推进、同落实。一是聚焦干部工作纪律作风等情况,坚持问题导向,盯住短板弱项,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考核工作力度,强化对村干部用权的监督约束,通过发挥红白理事会+村民监督委员会+村级纪检监察联络员等作用,推动解决小微权力运行过程中履责不力、工作不实等顽瘴痼疾。二是健全完善村务监督工作机制,严格执行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,坚定推行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切实发挥其在村级事务中的监督作用,真正确保各村“两委”成员按规定履行职责,形成全方位、常态化的监管机制。三是依托基层网格治理机制,形成乡、村、网格三级联动的监督管理体系,“三务”公开公示的同时,通过微信群、电子屏、大喇叭等方式让村民足不出户了解村中事,保障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设立意见箱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让群众更加满意。
三、文化育廉,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。坚持把廉洁文化贯穿清廉乡村建设全过程,不断丰富清廉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形式,通过挖掘廉洁文化元素资源,推动廉洁因子全面融入乡村治理、融入群众生活。一是丰富宣传载体,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入村宣讲活动,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重温初心、检视初心、践行初心;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,提升廉洁自律意识,提醒党员干部以案为鉴、警钟长鸣。二是深挖文化资源,倡导各村积极发掘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,依托“填仓节”等民俗节日,鼓励群众自编自演廉政节目;鼓励每村选出1名清廉观察员参与到清廉乡村建设中来,结合美丽乡村建设,全面培育拓展廉廊廉墙等廉洁文化阵地。三是涵养清廉风尚,充分发挥德治礼序、村规民约的教化作用,督促指导各村将廉洁奉公、尚简戒奢、崇德向善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,引导村民群众抵制陈规陋习,推动移风易俗,涵养新风正气。